4月份,部分經濟指標增速有所回落,引發一些人對經濟穩中向好態勢可持續性的擔憂。國家統計局26日在《人民日報》發表郭同欣署名文章對此進行了釋疑。
文章稱,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政策組合拳的作用下,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沒有改變,結構在調整中優化,動能在轉型中升級,發展新常態的特征更加明顯。預測全年我國經濟能夠保持中高速增長,發展的預期目標能夠實現并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
此前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4月份,消費、投資和工業增加值等數據均出現一定程度回落。
不過,文章指出,經濟數據的短期波動是正常的,對比基數、工作日變動等非經濟因素都可能引致同比增速的變化。因而,判斷經濟運行狀況既要看增速,也要看其與就業、物價、收入等指標的匹配性,還要看質量、看結構、看后勁、看空間。
從五大宏觀經濟指標看,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呈現增速回升、就業擴大、物價穩定、居民收入增加、國際收支改善的良好格局。
以數據為證:1至4月份城鎮新增就業465萬人,比上年同期多增22萬人。4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在5%左右,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9%左右,均比上月和上年同月下降。就業形勢穩定向好;1至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4%,漲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8個百分點??鄢称泛湍茉吹暮诵腃PI上漲2.1%,呈溫和上漲態勢。
此外,文章分析稱,今年以來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同時出現了質量提升、結構優化、后勁增強、動能壯大、空間拓展等更多積極變化,支撐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的因素進一步增多,我國經濟穩中向好的步伐更加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