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于西漢
典當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行業之一,甚至說,只要有了金錢,典當就出現了。特別是在中國,早在二三千年前典當在我國最早見諸文字記載的是《后漢書·劉虞傳》,書中描述,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甘陵相劉虞奉命攻打幽州,與部將公孫瓚發生矛盾?!坝菟S賞,典當胡夷,瓚數抄奪之”。劉虞原打算把受賞之財質押外族,卻被公孫瓚劫掠。這是歷史上將“典當”二字最早連用的一次,是把典當活動作為一種社會經濟活動加以記載的。它表明,典當在中國至遲興起于東漢,中國是典當行為產生最早的國家之一,距今已有1800年的歷史。
南北兩朝興起
被稱為典當行或當鋪在中國產生于南北朝時期?!赌鲜?middot;甄法崇傳》中記載,宋江陵令甄法的崇孫甄彬(時屆南宋),“嘗以一束苧就州長沙寺質錢,后贖苧還,于苧中得五兩金,以手巾裹之。彬得,送還寺庫”。這里提到的寺庫,指的就是寺院經營的專門當鋪。另在《南齊書》中記載:“淵薨,澄以錢萬一千,就招提寺贖太祖所賜淵白韶坐褥,壞作裘及纓,又贖淵介幌犀導及淵常所乘黃牛?!笨傊?,佛寺兼營典當或專門的典當機構,在中國至遲起源于南朝,距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
北金兩宋立行
到了宋代,典當業隨著當時都市商業經濟的繁榮發展,典當資本性質與唐代大體相同,仍呈官當、私當、私庫當三者并營格局。我國歷史上最早冠以“典當”對整個行業的稱呼。北宋畫家張擇端《明清上河圖》中就繪有一座當鋪。其行會組織相當成熟,成為中國典當史上最早的行會組織。
明清兩朝鼎盛
元末明初,民間商業典當逐漸取代佛寺的典當,其典當資本主要以商人資本為主。尤其是山西晉幫和徽州商幫,有“無徽不典”的民諺。到了清代,典當業進一步繁榮,其豐厚的贏利引來皇宮貴族及官府紛紛赤資典當業,涌現出不少皇當、官當。典當市場又呈現出皇當、官當、民當等三大典當資本分割的經營形式,且內部分工明確,專業化趨勢明顯,內部經營管理水平也有了相當大的提高。據史書記載:乾隆年間,全國當鋪共18075座,年收典稅9萬兩白銀。嘉慶年間,全國當鋪發展到23139座,年上繳稅銀11萬5千兩??梢娭袊洚敇I的極盛之至。
建國初期消亡
1954年底,人民銀行召開反高利貸會議,開始對典當行進行限制。1956年,公司合營時期,各地典當行陸續被改造成人民銀行領導的“小額質押貸款處”。從此,典當行作為一種高利貸剝削行業被全部取締,并開始進入一個歷史消亡期。
當代復興與改革
20世紀80年代末期,我國實行經濟體制改革,隨著改革開放政策推進,1987年12月,我國大陸第一家典當行—四川成都華茂典當商業正式復出成立。標志著沉寂了30余年的典當業奇跡般蘇復。
互聯網+現代
隨著“互聯網+”浪潮興起,傳統的典當行也不斷地轉型發展,互聯金融致力于為全國各地典當行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與典當行一同打造“中國互聯網金融?典當專業平臺”,讓典當行這個古老行業再放光芒。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