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頻道主持人經常重復的金融詞匯
(下)
影子銀行、存貸比、信貸資產證券化、不良資產……這些金融術語經常出現,是投資理財過程中必須知道的知識點。只有透徹掌握這些金融詞匯,才能讓投資更得心應手、降低風險。這些眼熟的金融高頻詞,你都真正搞懂了嗎?
1、頭寸
就是款項的意思,是金融界及商業界的流行用語。證券、股票、期貨交易中經常用到。比如股票、期貨中常常講的多頭、空頭,其實也是多頭頭寸、空頭頭寸的簡稱。
頭寸一詞在銀行也經常用到:(1)銀行當日的全部收付款中收入大于支出款項的情況,稱為“多頭寸”;如果付出款項大于收入款項,稱為“缺頭寸”;(2)到處想方設法調進款項的行為稱為“調頭寸”;(3)如果資金需求量大于閑置量時就稱為“頭寸緊”。
2、風險投資與天使投資有什么區別?
(1)投資階段不一樣。天使投資大部分時候投資一個企業的初創階段,或是項目剛啟動階段,投資額相對較小。風險投資往往是企業或項目已經運營一段時間后,或許是產品經過了市場檢驗,或許是品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它才進來,讓企業做強做大。投資額較大。
(2)天使投資往往是個人投資,風險投資一般是機構投資。
(3)對項目的要求也不太一樣。風險投資的門檻會更高,因為他們要對出資人負責,不但更嚴謹,監管也不一樣。
3、債券和股票有什么不同?
(1)發行主體無論是國家、地方公共團體還是企業,都可發行債券;股票只能是股份制企業才可發行。
(2)收益穩定性債券在購買前,利率已定,到期獲得固定利息;股票一般在購買前不定股息率,股息收入隨股份公司盈利情況而定。
(3)保本能力
債券到期可回收本金;股票本金一旦交給公司就不能收回。公司一旦破產,還要看公司剩余資產清盤狀況。
(4)經濟利益關系不同債券表示的是對公司的一種債權;股票表示的是對公司的所有權。
4、存款保險制度
當實行該制度的銀行資金周轉不靈或破產倒閉而不能支付存款人的存款時,按照保險合同條款,投保銀行可從存款保險機構那里獲取賠償或取得資金援助,或被接收,兼并,存款人的存款損失就會降低到盡可能小的程度。
5、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
指具有法人資格的非金融企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的,約定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目前債務融資工具品種包括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和中小企業集合票據。
6、信貸資產證券化
是將原本不流通的金融資產轉換成為可流通資本市場證券的過程。例如:某銀行甲貸出住房貸款,經過組合,甲向投資者賣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甲賣出證券,收回貸款),到期,購買證券的投資者得到甲從借款方得到轉交的本息。
7、中等收入陷阱
是指當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達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順利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最終出現經濟停滯的一種狀態。
8、什么是MBO?
即“管理者收購”的縮寫。目標公司的管理者或經理層利用外部融資資本來購買本公司的股權,從而改變本公司所有者結構、控制權結構和資產結構,達到重組本公司并獲得預期收益的一種收購行為。完成MBO之后,昔日的管理者就變成今日的股東了。
9、什么是過橋資金?
是一種短期資金的融通,期限以六個月為限,是一種與長期資金相對接的資金。過橋是一種暫時狀態,特點是期限短、含金量高、資金回報高、風險較容易控制。比如某些城市設立的應急轉貸資金,本質就是過橋融資。
10、存貸比
商業銀行貸款總額除以存款總額的比值,即銀行貸款總額/存款總額。從銀行盈利的角度講,存貸比越高越好,因為存款是要付息的,如果一家銀行的存款很多,貸款很少,意味著成本高而收入少。
但從抵抗風險的角度講,存貸比例不宜過高。目前規定商業銀行最高的存貸比例為75%。
11、“去杠桿化”是什么意思?
所謂杠桿,從狹義上講,是指資產與股東權益之比。從廣義講,是指通過負債實現以較小的資本金控制較大的資產規模,從而擴大盈利能力或購買力。
所謂“去杠桿化”,是指公司或者個人減少使用金融杠桿,把原來通過各種方式“借”到的錢退還出去。
12、銀行的不良資產包括哪些?
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良貸款,是指客戶不能按期、按量歸還本息的貸款。也就是說,銀行發放的貸款不能按預先約定的期限、利率收回本金和利息。
13、匯率變化的“基本點”是什么?
按市場慣例,外匯匯率的標價通常由五位有效數字組成,最后一位數字被稱為基本點,它是構成匯率變動的最小單位。如:1歐元= 1.2817美元;當歐元對美元從1.2817變為1.2819時,我們就說歐元對美元上升了兩個基本點。
14、“大小非”是什么意思?
“大小非”都是指非流通股,即限售股。小非: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占總股本比例小于5%,在股改一年后方可流通。大非,占總股本5%以上,在股改后兩年以上方可流通。
15、戰略投資者
戰略投資者的特點:與發行人業務聯系緊密,擁有促進發行人業務發展的實力;持股量大,且長期穩定持股;追求長期戰略利益;有動力也有能力參與公司治理。
16、機構投資者
在我國,機構投資者是指在金融市場從事證券投資的法人機構,包括保險公司、養老基金和投資基金、證券公司、銀行等。最為活躍的是具有證券自營業務資格的證券經營機構,符合國家有關政策法規的投資管理基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