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實體經濟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是政府采購的重要政策功能。12月8日,山東省財政廳舉辦了全省“政府采購合同融資與履約保函服務平臺”推介培訓會,向社會各界人士展示政府采購合同融資和履約保函的前景、優勢和成效,邀請各金融機構共謀發展、共創未來、共享成果。全省16市財政局分管局領導和政府采購監管機構負責人,以及17家銀行省級分行和60家擔保機構參加了此次推介培訓。省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姜龍,省農業發展信貸擔保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魏華祥到會講話。
10月下旬,山東省啟用“山東省政府采購合同融資與履約保函服務平臺”,為全省政府采購合同融資業務的進一步深入拓展聚勢賦能。平臺引入擔保機構和信用服務機構,發揮第三方機構專業優勢,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借此釋放“財、金、擔、信”的疊加效應,共解企業融資難題?!柏斻y”聯手,為實體經濟注入資金活水。政府采購合同融資作為財金協同發展的重要成果,通過放大政府背書下的采購合同作用,實現金融機構對應收賬款的搞活利用,緩解企業資金流占用下的緊張局面,是當前供應鏈金融發展趨勢下風險小、回款快的最有利選擇?!柏斝拧甭撁?,為中小企業增加信用砝碼。目前,全社會信用機制發展尚不健全,導致中小企業既缺乏有力的征信證明提升融資獲取率,更缺乏有力的違約懲戒降低壞賬風險性。為打破“政、銀、企”信息不對稱瓶頸,幫助銀行和企業實現資金供需精準匹配,平臺引入信用金橋公司,全面采集、整理、加工數據信息,加快構建政府采購全流程信用管理機制的應用創新和場景拓展?!柏敁甭摵?,為銀行機構分散融資風險。中小企業融資普遍存在缺數據、缺征信、缺擔保的“三缺”現象,導致銀行機構不敢貸、不想貸、不能貸。此次政府采購合同融資業務引入政策性融資擔保公司,與銀行等金融機構通力合作,形成政策合力,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助力做好“六穩”工作,守住“六?!钡拙€,保住市場主體。
推介會還對下一步政府采購合同融資和履約保函業務的深入拓展提出了具體要求,確保做出成效,做出品牌,做出山東特色。一是堅持優勢互補,形成工作合力。推動銀行、擔保、信用等各機構之間通力協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搭建企業融資和擔保的“綠色通道”,加快全省金融機構入駐對接進度,推動融資惠企政策早落地、早見效。二是堅持問題導向,打破供需堵點。各方要堅持問題導向,追根溯源,抽絲剝繭,切實打通資金供需堵點。平臺運營方應當主動調研供應商和銀行面臨的融資困難,采取措施,搞好服務。各級財政部門要跟蹤研判政策執行情況和效果,認真了解企業和金融機構的關切,在政策框架內盡力幫助解決各相關方合理訴求。三是堅持效能引領,筑牢服務基石。各方機構要立足專業優勢,積極提升服務效率、服務水平和服務效能,以優質的服務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獲取更廣泛的客戶、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自10月22日服務平臺上線以來,省級已有39家金融機構入駐,586家供應商登錄平臺咨詢相關服務,198家供應商發布融資需求4.89億元,已完成融資5300萬元,1.43億元在審批過程中,成效初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