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I年度報告專題|全球經濟前景展望
John Brehcist,FCI宣傳總監
--借此文章展望全球經濟的未來。
在上一次的年度回顧中,我分享了對于經濟預測準確性的懷疑,以及對于不可知的憂慮。我們知道,許多經濟學家和小說家要順應自然常識,竭力理解并規劃未來。在過去的一年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預測未來的難度究竟何其困難。
大家知道,這一年發生了許多意想不到的變化。美國大選結束后的新秩序著實出人意料。對東亞地區態度愈加明顯,與俄羅斯、中東,尤其是與敘利亞和伊朗的關系不斷變化;與墨西哥的關系更為緊張。新形勢為經濟和社會問題帶來重重疑云。
英國脫歐引發歐洲分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專家機構由此推斷脫歐必將即刻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不過現在專家承認這樣的推斷是錯誤的,或者說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作者在撰寫本文時,不確定性仍然存在,人們圍繞著種種困難展開激烈討論,關于貿易和自由流動的爭論不絕于耳。無論如何,無論英國脫歐與否,歐盟內部的經濟問題以及對于金融穩定性的擔憂,依舊籠罩在人們心頭。
中國經濟增長持續放緩,正在進行結構性調整,而且可以預見這是中國正在采取的國策,中國市場的保理業務量可能比預期的更低。
或許更值得關注的是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美國和歐洲都可能出現新的貿易壁壘,高額關稅,行政負擔——這些可能對保理產生直接影響。
世界不會停滯,我們也將再次處于政治和經濟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中。這些事件帶來巨大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未來不會如預期的那樣總體保持低增長;商品價格和利率也不會維持在低水平。
去年,世界銀行、經合組織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6年全球經濟增長幅度為2.4%至3.2%。
世界銀行相對悲觀,認為“全球貿易疲軟,投資乏力,政策不確定性加劇,世界經濟活動將遭受嚴重打擊。2016年全球經濟預期增長已下調至2.3%——這也是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差的階段?!?/p>
經合組織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相對樂觀,認為預期增長3.0%或3.1%。但是,從原來的預測來看,新的預期數額出現了大幅收緊。
盡管發達經濟體表現相對較差,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的預期增長率為3.4%至4.1%。這里延續了2015年的情況,目前看來發展良好。
去年,我在文中論述了經濟增長和保理行業發展之間的正相關關系:不過,鑒于今年行業整體表現呈上升趨勢,初始數據不支持預測結論并不出人意料。正如FCI秘書長在預期數據新聞稿中所言:“初步的全球保理統計數據顯示,行業整體上與市場步調統一,呈現出增長趨勢。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放緩,美國等貿易對手也遭受影響,這樣一來就抵消了前期增長的積極作用。在不利的情況下,FCI會員的國內業務依舊實現增長,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經濟放緩的影響。
下面觀察GDP增長和全球長期平均貿易增長量之間的關系,這里與經濟增長和保理之間的關系十分相似。下圖展示了二者的一致性,與GDP和保理的關系頗為相似:
“貿易與GDP密切相關”這一論斷合乎情理(或許僅僅是預測),我認為這一點在圖表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此外,貿易和保理業務量(尤其是國際保理)之間可能密切相關,這一點爭議不大。
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之間的差異似乎還將繼續下去。2017年和2018年的預測數據均認為新興市場的業務量將大幅超過發達市場。
主要預測來源的分析結果顯示,預測細節可能出現些許變化;但人們普遍認為,市場前景依舊疲軟,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放緩,新興市場略有鞏固。所有人都傾向未來兩年的總體狀況會緩慢改善。
在此,我想重申上文關于GDP與貿易、GDP與保理量之間存在相關性的觀點,由此提出保理業未來的增長離不開新興經濟體的發展。FCI會員在《全球行業年度報告(GIAR)》調查中(參見下文的報告)表現出對于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擔憂,因此上述預測可能受其他因素的影響。
無論如何,增長不是自然而成的,需要人們加強意識、增進理解,也需要法律監管的支持以及教育培訓的引導。我們也知道,新興經濟體往往并不具備這些內容。保理業務的增長與GDP和貿易增長相關,因此FCI要增強實力,幫助會員發展機會。這些目標的實現,離不開FCI的溝通、培訓和游說,而這正是FCI的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