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商務部《關于商業保理試點有關工作的通知》和地方有關商業保理試點方法的出臺,商業保理在我國開始進入快速增長的時期。而與此同時中小企業在發展中卻面臨買方市場下信用銷售帶來的收款風險、資金周轉困難以及應收賬款管理和催收的困難等問題。在商業保理的支持下,中小企業可以轉嫁收款風險,盤活應收賬款、減輕應收賬款管理和催收的負擔,從而集中精力于研發和生產,開拓更大的市場。
關鍵詞:商業保理 中小企業 現狀 意義
一、商業保理發展現狀
根據國際統一私法協會《國際保理公約》對保理的定義,保理是指賣方與保理商之間存在的契約關系,根據該契約,賣方將其現在或將來的基于其與買方訂立的貨物銷售或服務合同所產生的應收賬款轉讓給保理商,由保理商為其提供下列服務中的至少兩項:貿易融資、銷售分戶賬管理、應收賬款催收、信用風險控制和壞賬擔保。
根據提供保理服務的保理商不同,保理可以分為銀行保理和商業保理。銀行保理是指由銀行提供的保理服務。目前我國銀行保理從業務規模來看占絕對優勢,但銀行保理側重于融資,在業務辦理時需要嚴格考察賣方的資信,占用企業在銀行的授信額度并往往需要提供相應的抵押或擔保,一般只適用于有足夠抵押和風險承受能力的大型企業,中小企業通常達不到銀行的標準。而商業保理公司則更注重提供調查、催收、管理、結算、融資和擔保等一系列綜合服務;更專注于某個行業或領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更看重應收賬款本身的質量和買方的信譽,而非賣方的資信或實力,比較容易做到無抵押和壞賬風險的轉移。因此,商業保理是解決中小企業資金收款風險和資金融通問題的有效手段。但是長期以來我國的保理業務一直是銀行保理占據主導地位,商業保理無論從保理公司的實力還是業務量來看都無法和銀行保理匹敵。
在2012年6月,商務部就發布了《關于商業保理試點有關工作的通知》。同年11月和12月,上海和天津分別出臺了商業保理試點辦法,我國商業保理試點工作在天津濱海新區和上海浦東新區正式啟動。11月26日,首個全國性商業保理行業自律組織—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商業保理專業委員會在民政部獲準登記。商業保理由此走向了快速發展之路。根據商業保理專業委員會的《中國商業保理行業研究報告2012》的數據顯示,早在2013年8月,全國經批準成立的商業保理公司就有137家,注冊資本總計約178億元。其中,從注冊地來看,天津67家,上海32家,深圳27家,重慶、浙江各4家,北京、河南和遼寧各1家。從資金來源看,內資保理公司103家,外資保理公司34家。
隨著商務部及國家相關部門對商業保理行業政策、法規和規范的進一步完善,以及行業自律工作的逐步展開,商業保理公共服務平臺、行業統計信息系統、宣傳和培訓等體系將逐步建立,商業保理將走上一條穩定健康發展的道路。
二、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
在中國,中小企業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是我國經濟結構中最有活力的部分,解決了大量就業,創造了GDP,成為國民經濟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根據復旦大學管理學院2012年3月21日發布的一項關于中小微企業成長指數的調查報告,目前中國的中小微企業數量在1300萬個左右,其盈利壓力相對較大,生存狀況普遍不容樂觀。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來自多個方面,既包括外部因素如政策層面的支持力度不夠、現有的金融體系不青睞中小企業;也包括中小企業本身存在的問題如資本規模較小、管理不規范、財務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度不高、技術水平較落后等。本文主要從中小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融資環境等角度分析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
(一)買方市場下的信用銷售帶來的問題
在全球經濟尚未走出低迷的背景下,全球市場仍處于買方市場。賣方為了實現商品的銷售、搶占市場份額,不僅要努力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價格,還要向買方提供更有競爭力的支付手段。如果賣方能提供賒銷或承兌交單托收等信用銷售支付方式,往往能獲得買方的青睞,這在國際貿易和國內貿易中都適用。但是信用銷售卻給賣方帶來幾方面的問題:
1.收款的風險問題。賣方先發貨再收款,由于該收款是是建立在買方商業信用的基礎上的,沒有銀行信用作保證。一旦買方由于各種原因發生違約而拒絕支付貨款,賣方可能面臨錢貨兩空的局面。
2.資金周轉問題。一般對企業而言,從原材料采購、產品生產、運輸到收款需要一個周期,整個周期越長企業對資金需求就越大。在信用銷售下賣方的收款需要的時間較長,這就相應的延長了這個周期,這就使得賣方面臨流動資金短缺的壓力。而對于許多企業,特別是業務處于快速成長階段的企業來說,流動資金周轉是其得以生存和擴張的基礎。
3.賬務管理和催收的負擔問題。信用銷售意味著賣方必須對大量的應收賬款進行管理,包括記賬、催收、收取和糾紛處理等。由于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的擴大,企業應收賬款拖欠和壞賬風險明顯增加。據業內人士估計,全國企業的應收賬款規模在20萬億以上。而這些對于專注于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的企業來說是一項沉重的負擔。
(二)融資渠道不暢
理論上來講,企業的融資渠道包括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內源融資是指企業不斷將自己的積累轉化為投資;而外源融資是指企業利用外部主體的資金轉化為投資的過程,包括股權融資、債權融資等直接融資方式和銀行貸款等間接融資方式。而實際上中小企業單純依靠內源融資很難快速成長,而外源融資渠道則不通暢。目前通過發行股票、債券方式籌集資金對中小企業來說還比較困難,因此銀行貸款成了中小企業主要的資金來源。但是商業銀行出于風險控制的角度,往往希望選擇實力雄厚、信譽良好的大型企業作為客戶,或者要求提供固定資產作為抵押品,信譽良好的公司作為擔保人。而中小企業資信狀況普遍不高,財務制度不健全,資產結構不合理,不易提供合適的抵押品和擔保人,因此在實務中很難得到銀行青睞。
三、商業保理的發展對中小企業的意義
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是復雜的,商業保理的發展雖然不能從政策層面和市場環境角度解決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瓶頸,但是可以從信用風險控制和貿易融資方面給予中小企業支持,從而有利于中小企業專注于研發、生產,并通過提供有競爭力的支付方式來吸引客戶、拓展市場。
(一)轉嫁收款風險
根據賣方的需要,保理商可以為其提供信用風險控制和壞賬擔保服務。賣方在與買方簽訂合同之前,先與保理商簽訂保理協議,由保理商對買方的背景、實力等進行調查,在此基礎上核定信用銷售額度。賣方在已核準信用額度內的供貨所產生的應收賬款,保理商提供100%的壞賬擔保。也就是說,如果因買方的資信原因如破產、倒閉、無力支付等發生拒付,由保理商承擔付款責任。在這種情況下賣方把收款的風險轉嫁給了保理商,不用再擔心由于買方的信用風險造成貨款無法收回的情況。
(二)盤活應收賬款、加快資金周轉,改善企業財務狀況
保理商為企業提供無追索權的融資服務。出口商可以將該融資作為正常的銷售收入。在資產負債表上直接表現為應收賬款減少,現金增加,財務狀況得以改善。即使是有追索權的保理融資,通過保理商購買應收賬款也可以使企業迅速回籠資金,進行下一輪的生產和銷售。
(三)減輕應收賬款管理和催收的負擔,提高生產和銷售效率
大型企業往往有專門的財務部門對應收賬款進行管理和催收。但是中小企業由于條件限制,往往只配備1-2名財務人員,甚至兼職財務。當企業業務量逐漸增加時,其相應的應收賬款也相應增長起來,這些應收賬款對應不同的買方和不同的收款期,管理起來比較麻煩。保理服務為企業提供了應收賬款管理和催收的服務。賣方將其應收賬款的管理權授予保理商。保理商利用完備的賬戶管理系統為賣方的銷售設立分戶賬,利用系統自動進行記賬、催收、清算、計息收費、打印賬單等工作,定期向出口商提供關于應收賬款的回收情況、逾期賬款情況、信用額度變化情況等各種財務和統計報表。而企業則可以集中精力進行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四)利用信用銷售方式吸引客戶,開拓市場
在商業保理的支持下,賣方可以通過向買方提供信用銷售的方式提高其市場競爭力,有利于市場的開拓。在信用銷售下,賣方的收款期雖然延長了,但是由于商業保理公司向其購買應收賬款并支付貨款,賣方可以迅速回籠資金。以相同規模的中小企業為例,通過保理服務,企業可以接下比以前大幾倍的訂單,從而與買方建立起穩定的關系,有利于市場的穩定和開拓。
參考文獻
[1]邢樂成,梁永賢.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困境和出路[N].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2).
[2]夏芳.應收賬款增長下商業保理的發展[J].商業會計,2013(18).
作者簡介:稽惠娟,上海金融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國際結算、貿易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