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門類齊全,傳統制造業優勢突出,“四新”經濟蓬勃發展,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加快融合,國有企業實力強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為山東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集群、領航型企業和知名品牌奠定了堅實基礎?!半p龍頭”濟南和青島,在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上都已經有了清晰的規劃且邁出了扎實的步伐。
《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2021-2035年)》近日印發實施,對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進行了科學謀劃,著力于全面提升城市群綜合承載力、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兑巹潯分?,諸多目標定位于形成全球影響力,增強參與全球競爭合作能力。
按照《規劃》,山東半島城市群將打造成為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引領區、全國重要的經濟增長極、黃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文化“兩創”新標桿、改善民生共同富裕典范。到2025年,創新自強實現新跨越,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達到9.3%左右,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集群、領航型企業和知名品牌;到2035年,濟南、青島進入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行列,新型城鎮發展模式更加成熟定型,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躋身世界級城市群行列。
劍指“世界級”,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底氣何在?動力何來?
這些目標的提出,基于對山東半島城市群優勢條件的清晰認知。高質量建設山東半島城市群,是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必然選擇。山東半島城市群作為國家“兩縱三橫”城鎮化戰略布局中的重點城市群,覆蓋山東全域16市,對內承接南北、橫貫東西,拱衛京畿、駐防???,對外毗鄰日韓、面向東北亞、聯通“一帶一路”,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超過7.3萬億元,占全國的7%以上,其龍頭作用的充分發揮,勢必將推動沿黃地區中心城市及城市群的高質量發展,在全國發展中也占據重要地位。
從產業看,山東半島城市群產業門類齊全,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197個行業中類,工業增加值穩居全國前列,傳統制造業優勢突出,機械、化工、冶金、輕工、裝備等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過萬億元;“四新”經濟蓬勃發展,數字經濟總量突破3萬億元;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加快融合,海爾卡奧斯、浪潮云洲入選國家十大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上云用云”企業超過31萬家。從企業看,全省監管一級國有企業825戶,營業收入、資產總額分別居全國第2、第3位;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市場主體超過1200萬戶,53家企業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達到145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4萬家。這些都為山東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集群、領航型企業和知名品牌奠定了堅實基礎。
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雙龍頭”濟南和青島,在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上都已經有了清晰的規劃且邁出了扎實的步伐。濟南以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為統領,正高水平建設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塑強科創濟南、智造濟南、文化濟南、生態濟南、康養濟南城市品牌,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標桿。青島致力于在海洋強國戰略中展現更大擔當,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宜居宜業品質灣區城市。
看到優勢、增強底氣之外,也要看到山東半島城市群仍面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不夠強、資源環境約束趨緊、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有待持續深化等問題,都還需要聚焦聚力加快突破。因此,實現目標還要有更科學的謀劃、更切實的措施、更有力的保障、更扎實的步伐。
此《規劃》是下一步制定相關規劃、布局重大生產力、優化配置公共資源的重要依據,其中各項任務不僅有目標要求,更有措施保障,有項目支撐。藍圖已繪就,下一步則需認真落實發展思路、講究策略方法、抓好重點任務,充分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的龍頭作用,建設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群,打造國家活躍增長極和強勁動力源,努力取得一系列標志性、引領性、開創性成果,以真抓實干,一步步將目標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