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動能新跨越 發展質量新提升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蓄勢突破
高端裝備制造、高端化工增加值占比均有提高,“四新”經濟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達51.2%,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36.3%……剛剛公布的2021年山東經濟數據顯示,山東不僅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反映經濟發展結構、質量、動力、活力等的指標也同樣亮眼。
“2021年是新舊動能轉換由‘三年初見成效’向‘五年取得突破’邁進的關鍵一年,亮眼數據的背后,關鍵在于山東持續深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笔∥h校經濟學部教授徐加明認為。
發展動力越來越強
元旦假期后上班第一天,從淄博傳來好消息——天辰齊翔己二腈項目即將投產。己二腈是生產尼龍66的關鍵原料,被視為尼龍產業的“芯片”,但國內企業長期不掌握生產技術。天辰齊翔新材料有限公司依靠自主攻關,建立了屬于自己的己二腈工業化示范裝置以及尼龍66產業。
如果說天辰齊翔己二腈項目是通過科技創新實現化工產業蝶變升級的代表,那么海陽東方航天港則是無中生有、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的典型案例?!叭ツ?,東方航天港引進并開工建設了九天行歌火箭貯箱產業基地、東方空間‘引力一號’商業固體運載火箭總裝測試中心、星河動力商業固體運載火箭創新研發制造基地三個大項目?!焙j柺型顿Y促進中心主任、航天產業發展辦公室副主任徐文介紹,三個項目投產后,東方航天港將成為全國最大的商業固體運載火箭總裝測試基地。未來,海陽將打造集海上發射、星箭產研、衛星應用、配套集成、航天文旅于一體的商業航天產業集群。
以高端裝備制造、高端化工為代表的“十強”產業,是新舊動能轉換的主戰場。在三年初見成效的基礎上,去年年初,山東緊鑼密鼓制訂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工作方案,落實“三個堅決”行動方案、“十強”產業高質量發展突破行動計劃,聚焦狠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全力突破。
32個“雁陣形”集群、49家領軍企業——去年10月,省發展改革委公布2021年入庫培育的“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和領軍企業名單,引發廣泛關注。
塑強現代產業優勢,很重要的是培育優良產業生態。聚焦“十強”產業,山東狠抓優勢產業集群和龍頭企業培育,分三批組建105個“雁陣形”集群,甄選154家領軍企業,集中資源,給予重點支持,并全面推行“鏈長制”,“一鏈一策”精準補鏈延鏈強鏈。2021年,105個“雁陣形”集群規模達到5.7萬億元,154家領軍企業產值突破2.1萬億元。
在一系列措施強力推動下,山東新生優勢加速凝聚,傳統優勢夯實塑強,發展動力越來越強勁,高端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裝備工業比重達46.4%,高端化工增加值占高耗能行業比重達28.1%,比2020年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山東堅持縱深推進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十強’產業集群加快壯大,數字賦能應用明顯提速,濟南起步區建設全面展開,謀劃推進大科學裝置、海上風電、高速鐵路網、現代水網等一批事關全局的重大引擎性工程,經濟提檔升級態勢強勁,發展后勁支撐夯實塑強?!笔≌泵貢L崔建海表示。
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2021年,山東進出口數據表現搶眼,其中機電產品出口增長35.8%,占出口總額的43.1%?!霸谏綎|的出口商品中,技術含量更高的機電產品占比持續提升,其深層次原因是新舊動能轉換帶來的山東產業結構變化和發展質量的提升?!鄙綎|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董彥嶺分析說。
新舊動能轉換走過了四個年頭,山東高質量發展成色越來越足,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是產業結構持續優化,2021年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9.5%,主引擎作用進一步凸顯。
三次產業的內部,結構同樣在優化。以工業為例,2021年,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等體現工業高質量發展方向的行業實現快速增長,增加值分別增長10.5%和18.5%,工業機器人、傳感器、光電子器件等新產品產量分別增長38.7%、22.7%和73.1%。
“山東經濟結構的優化,與在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針對性發力是直接相關的?!倍瓘X說。
今天的投資結構就是明天的產業結構。去年,山東確定的1600個省級重點項目中,新興產業和補短板項目占比超過60%。不久前舉行的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重點項目現場觀摩,實地觀摩的濰坊、濟南兩市20多個項目,全部屬于“十強”產業集群中的新興產業。
“從投資看,代表產業鏈高端化和新興產業的投資增勢明顯?!笔“l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棟說,2021年“四新”經濟投資同比增長5.8%,占全部投資比重達到51.2%;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1.6%,高于全部投資5.6個百分點。
高質量發展成色越來越足
在國內重卡行業首個“黑燈工廠”——中國重汽智能網聯重卡項目焊裝車間里,209臺機器人有條不紊地進行駕駛室焊接、涂膠、滾邊、沖鉚,174臺AGV無人小車不知疲倦地進行零件配送、物料傳輸……這個車間主要工藝自動化率達到100%,是世界上柔性化程度最高的重卡自動化生產線。
“這個項目不是簡單的生產線搬遷、復制、擴大規模,而是工藝、裝備、產品、供應鏈等全方位的升級?!敝袊仄瘓F工藝總監、工藝研究院院長張殿平介紹說,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具備年產16萬輛重卡的生產能力,實現年銷售收入577億元,年利潤22.4億元。
新舊動能轉換從“三年初見成效”向“五年取得突破”邁進,不僅深刻影響著經濟結構,還帶來了發展質量的提升。在企業層面,表現為效益大幅提升,2021年1-11月,山東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增長19%,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5146.6億元,增長36.3%,兩年平均增長24.2%;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增長26.3%和21.4%。在政府層面,財政收入質量提升,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達75.2%,為近年來最好水平。
與此同時,新舊動能轉換帶來的綠色轉型成效明顯。過去一年,山東70個縣納入國家整縣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試點,世界首個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并網發電,海上風電實現“零突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比持續提升,萬元GDP能耗持續下降。
“實踐證明,山東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決策部署是完全正確的,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方向路徑和方式方法也是完全正確的?!毙旒用髡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