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動感,提高幼兒注意的持久性
人體是一種自然的節奏樂器,當前,幼兒園中常用的人類節奏活動是節奏模仿,即孩子模仿老師的人類節奏運動,或者孩子互相模仿。大家較為熟悉的有節奏的說“請你跟我這樣做”,幼兒有節奏的回答“我就跟你這樣做”,隨后教師做一個動作幼兒模仿。
引發自由敲打興趣,引導有意兒童打擊樂器,提高孩子興趣
大多數幼兒具有自然的節奏感。他們可以使用它來“演奏”許多良好的節奏音樂,例如拍手,肩膀,腿,踩腳,點頭和動口等等。幼兒生性好動,情緒外露,喜歡用動作來表現他們內心的喜悅,再加上小班幼兒認識節奏的特點是邊唱歌邊做動作。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我注意引導幼兒用形象、合拍的動作,邊唱邊表演或邊念歌謠邊做動作,自覺地通過自身的身體動作去感知節奏,準確地再現豐富多彩的節奏,自然地反映他們的情緒,提高幼兒活動的持久性。如《拍拍踏踏》要求幼兒按歌詞的內容合拍地做拍手、拍腿、踏腳的動作,培養幼兒手腳協調、合拍做動作的能力;《小老鼠》要求幼兒在說兒歌的同時加上按節拍跺腳。通過一系列的肢體動作練習,幼兒積極參與,注意的持久性也延長了。
在自主探索敲擊活動的過程中,孩子們不僅提高了他們的音樂能力,還使他們能夠創造性地進行敲擊活動,積極地使用樂器表達自己的情感,總是,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是幼兒自主表現的最終目的。因此,讓我們一起探索,充分發揮音樂教育的功能,促進兒童身心的全面協調發展。